肇庆:持续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助力提升大湾区互联互通水平

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先导产业,对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肇庆从珠三角城市逐步转变为世界级湾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当前,肇庆正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深化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以“九九”融湾行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轨道、高速、西江黄金水道等交通一体化网络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优化对接大湾区内联外通的交通运输体系。据统计,2023年1-12月,预计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41.8%。


深度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

加强大湾区互联互通

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积极推进对接广州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广佛、深港、珠澳以及周边地市等轨道线路规划建设。

2023年3月,我市积极推动肇庆东至香港西九龙高铁恢复开行,极大方便了肇港两地市民出行,为我市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积极加强与佛山市的城际公交互通,已开通肇佛城际公交4条,深化肇佛两地交流。

备受关注的广湛铁路是“轨道上的大湾区”的重要组成,也是肇庆全面融入广州都市圈,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轨道交通项目之一。2023年12月12日,广湛铁路机场段首孔箱梁成功架设,标志着广湛铁路机场段架梁施工正式开启,线上作业全面展开。目前,施工方以最快的速度为结构施工提供工作面,争取早日实现通车目标。

与此同时,连接珠海、江门、佛山、肇庆的珠肇高铁同样有新进展。日前,珠肇高铁江机段首跨支架现浇梁跨高明大道特大桥33-34号墩现浇简支梁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了新阶段。项目建成后,珠海至肇庆东最快36分钟到达,沿线珠三角主要城市间均将实现1小时通达。


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市推进建设的高铁项目在建工程数量及计划完成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年完成投资32.22亿元,同比增长了5倍。其中,贵广高铁于10月11日完成提质改造,实现最高时速按300千米运营,有力拉近我市与西南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珠肇高铁高肇段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已批复,站前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标,将军岭隧道出口、西江特大桥等先行工程已于8月份进场施工;珠肇高铁江机段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已批复,已完成施工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展大临工程、拌合站建设;深南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和用林报批已批复,正在办理先行用地报批手续。同时,我市还积极配合省加快谋划推进柳广铁路、肇顺南城际等前期工作,助力肇庆加速融珠入湾。

我市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定制客运,鼓励道路客运企业转型升级,指导科学规划设置道路客运招呼站和停靠点,充分发挥门对门运输服务优势,进一步便捷市民乘车。推动城区新建20座智能电子公交站牌,实时显示公交车到站信息,将60岁以上群体免费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扩大至全国(含港澳台)范围,实现港澳居民乘坐公交车同城化待遇,绿色出行水平有效提升。


积极参与“湾区通”路网建设

推动高速连线成网连网成片

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近年来,肇庆将高速公路建设作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积极参与“湾区通”路网建设,大力推动高速公路连线成网、连网成片,努力实现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互联互通、高效衔接。

作为肇庆连接大湾区核心区的高速通道路之一,肇明高速自开工建设以来推进速度不断加快。2023年10月30日,肇明高速大山顶隧道提前两个月实现贯通。这是肇明高速首座贯通的隧道,为杨梅西江特大桥北岸引桥梁板及各类机械设备运输提供快捷通道,为项目全线隧道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该项目的新村大桥、都堂大桥、径口大桥、石洞中桥、大田大桥等均实现双幅贯通,大塘大桥、河坑2号桥、芋荚塘大桥均实现单幅贯通,桥梁施工进展平稳有序,不仅为项目后续架梁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后续梁板运送提供了通道保障。据统计,2023年以来,肇明高速已完成投资35.06亿元,完成35亿年度目标任务,力争到2025年上半年广宁宾亨至高要南岸段共64公里建成通车。

广昆高速扩建工程的先行工程段已于12月28日动工建设。佛肇云高速肇云段前期工作加快,已完成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初步设计修编,项目核准报告已报送省发改委待批复,争取今年一季度实现动工建设。另外,惠肇高速项目和江肇第二高速正有序推进工可报告等相关前期工作。


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

增强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功能

2023年封开长岗综合码头皮带运输通道的正式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成效、取得新突破。据了解,肇庆港封开港区长岗作业区公用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包含8个3000吨级干散货泊位,项目位于封开县西江都乐滩河段左岸,本次通道贯通是封开综合码头首条通道贯通……

肇庆“依江而生、因江而兴”。在肇庆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过程中,西江“黄金水道”同样具有相当重要地位。当前,肇庆正以西江为纽带,深度参与海上新广东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连接大西南的西江内河航运中心和江海联运枢纽,增强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功能。

而码头项目,则是肇庆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全产业链、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肇庆已拥新港、高要、四会、德庆、封开五个港区,其中四个外贸码头积极推广“组合港”和“一港通”水运通关新模式,并实现外贸码头“组合港”航线全覆盖。肇货出口全程只需“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效提升肇庆港竞争力和口岸物流便利化水平。

据统计,2023年我市“组合港”“一港通”业务量稳步提升,1-11月肇庆关区共开展“组合港”“一港通”业务13461标准箱,是2022 年全年的5.83倍。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水路货运量2249.5万吨,同比增长32.2%,累计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47654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9.2%。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908.7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12.8万吨,同比增长26.8%;集装箱吞吐量60.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4%。

目前,我市正按照《肇庆港总体规划》,积极推进肇庆港建设,全面加快肇庆港封开长岗、新区新基湾、德庆悦城、德庆九市4个码头建设进度,同时积极推进高要港区金岗作业区一期工程、德庆悦城LNG船舶加气站等项目,其中德庆港区西江能源枢纽中心LNG加注站工程已于10月10日完成竣工验收,2023年全市水运项目完成投资约14.85亿元。

同时,肇庆还依托封开县、德庆县、高要区等地建材资源、水运出港、陆域纵深等优势,打造沿江区域性大型砂石集散中心和绿色建材产业园,并将鼎湖四会片区定位为服务工业品散货和集装箱运输,推动临港工业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大湾区江海联运枢纽和辐射西南地区水运集散中心的核心港区。各新码头的建成将新增3000吨级(码头泊位结构预留5000吨级)泊位22个,大大提升肇庆港的吞吐能力,满足未来砂石集散中心、物流集散基地等产业发展需求,推动肇庆港朝亿吨大港快速迈进。


聚焦“百千万工程”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质量提升

沿着沥青混凝土路面蜿蜒向前,两旁绿树成荫、房舍错落、农田铺陈、鸟语花香……在高要区河台镇大坑边南坑村,仿佛进入到了世外桃源。

农村公路,不仅是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是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今年以来,肇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任务实施,落实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和农村公路攻坚计划,切实有效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建设,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交通保障。

2023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包括:新改建工程507公里,危旧桥梁改造16座,渡改桥1座(四会市石狗大桥,要求年内开工),村道安防工程74.4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279公里,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评定4567公里,计划总投资15.4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市已完成全部各项建设目标任务,其中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累计开工513.97公里,累计完工511.17公里,完成率100.8%;农村公路危旧桥改造累计完工16座,完成率为100%;村道安防工程累计完成76.5公里,完成率102.9%。美丽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工297.003公里,完成率100.83%;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已完成5342.5公里,完成率为117%。

在推动全市普通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方面,我市聚焦省委、省政府关于广东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省、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等工作要求,全面提速全市国省道建设工作,市交通运输部门协调组织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全力推动,截至目前,全市30个普通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项目已有28个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批复,完成设计及施工招标工作24个。目前,我市正严格按照工作节点时间安排,统筹推进、赶超进度,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按目标完成普通国省道“十四五”规划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的目标任务。


优化交通行业营商环境

以优质“软服务”服务市场主体

2023年5月,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在鼎湖区开展执法巡查,发现某机动车维修企业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服务承诺,涉嫌违反了《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根据规定,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二百元的罚款。执法人员当即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普法教育,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告知违法行为的后果,并提出整改要求。经调查,该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当事人承诺整改,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符合《肇庆市交通运输领域免处罚免强制事项清单》情形,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

行政执法免责清单制度的推行,顺应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体现了宽严相济、罚教结合、法理相融的执法理念,是肇庆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质交通运输的“软服务”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水平,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市场主体的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抓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企业在肇经营安心、发展顺心。该局在各专项业务领域积极开展普法活动,通过普法微课堂、深入企业和社区宣讲等方式进行普法教育,让市场主体及时了解现行法规,守法经营,积极主动提供政策咨询、申请指引、送证上门等服务,跨部门沟通协调、手把手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并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深化政企共商,激发市场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通过大力推广“大湾区组合港”“湾区一港通”业务,成效初显,截至目前我市已开通5条新模式业务航线,业务增速位于全省前列,有效提升了肇庆港竞争力以及口岸物流便利化水平、港口物流效率。

同时,我市持续在推动与港澳道路货运直通上下功夫,积极落实《广东省直通港澳道路运输管理办法》,推动港澳两地车辆便利通行肇庆。助力交通运输企业做大做强,综合运用金融工具、扶持政策等措施,引进更多优质物流企业落户肇庆。

据统计,近年来,肇庆通过推动简政放权优服务,列入免罚清单情形69项,落实免处罚免强制案件410宗,免除罚款24.56万元,惠及市场主体250家。通过深化落实《肇庆市促进货运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新增水运企业6家、新增船舶拥有量74艘、新增船舶运力22万吨,较政策实施前分别增长了31%、20%、40%,助力港产城融合发展;落实货运物流企业资金扶持60万元,惠及企业3家次。

版权所有 © 2026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交通安全设施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