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交通与产业双轮驱动
川渝高竹新区,一个位于川渝交界的新兴区域,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新篇章。这里,交通与产业双轮驱动,共同推动着新区的繁荣与进步。
“南北大道”和“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的加速建设,将显著改善新区的交通条件。目前,南北大道邻水段施工现场一片繁忙,150多台机械和500多名工人正在抢抓施工进度。项目负责人刘斌介绍道:“预计年底前,全线将具备通车条件。”待南北大道全线通车后,从川渝高竹新区至重庆中心城区的行程将缩短至半小时。
此外,新区的交通条件改善得益于“挂图作战”工作模式。川渝高竹新区采用“每周一清单、每周一调度、每周一收官”的工作模式,将项目任务细化到具体路段和工程细节,并通过无人机航拍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在川渝高竹新区,四川渝兴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12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两个占地35亩的车间内,百余名工人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机器轰鸣,人歇机不停。据公司生产部负责人王海成介绍,自新年开工以来,订单量持续攀升,目前已经排到了6月份。
在忙碌的生产与扩建之间,四川渝兴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未停歇。据生产部负责人王海成透露,公司已着手启动二期项目,计划追加投资逾7000万元,用于新建两个车间。他坦言,高竹新区紧邻重庆中心城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对公司选择驻足并进一步投资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公司主要货物运输量大,对物流条件要求甚高,而新区至重庆空港园区的运输时间仅需50分钟,这一优势无疑增强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02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
交通建设是增强新区吸引力的关键,而科技创新则是推动新区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作为总投资23亿元的重大项目,已于今年1月启动建设。目前,两栋“别墅式”研发楼主体已顺利封顶,预示着该项目正稳步推进。
科技创新基地将为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汇集产业孵化区、科创孵化区和配套服务区。该基地不仅拥有超过4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也将为新区的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钟超强调,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对于新区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新区已将新能源汽车确立为主导产业之一,并吸引了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四川省汽车行业技术研究院以及重庆大学低碳研究中心等顶尖机构的入驻。
此外,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唐家文指出,新区在2022年的工作中,将紧紧围绕“交通先行、产业支撑”的战略布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新区计划实施续建类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额达25.32亿元;同时,还将新开工重大项目43个,总投资高达256.64亿元。通过这些举措,新区有望引进25个以上的新项目,并吸引超过100亿元的投资额。
03体制机制与协调发展
助力项目建设,川渝高竹新区正加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唐家文介绍,作为全国唯一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承载着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任。近期,继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跨省域办电中心也将投入运营。
今年,新区将充分利用川渝两省市给予的7个方面28条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同时,按照“一体统计、前台集成、跨省分享”的原则,探索经济统计分算方式,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发展成果的跨省协同。一季度数据显示,川渝高竹新区计划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共计26个,实际完成项目投资4.7亿元,均顺利实现预定目标。截至3月27日,新区两项目标任务均圆满完成。今年一季度,新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