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策源地”,激发新动能】交通集团深耕桥梁建养领域,打造交通创新策源地

在交通强国战略的指引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力量。交通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于2022年成立广东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以“安全、顺畅、舒适、智慧”为目标,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桥梁建养难题,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与实践,为打造交通领域的创新“策源地”,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贡献力量。

创新养护模式 提升桥梁管养效能

传统桥梁运营管养模式在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复杂的气候、地质条件以及繁重的交通流量时,难以满足桥梁精细化、专业化养护需求。

技术中心积极探索创新,构建基于“集中管养”理念和“业主统筹+专业外包”的科学养护体系,实施“一桥一策,特桥特养”策略,实现了从日常巡检到专项养护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大幅提升了养护效率和质量,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营,为同类桥梁养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先进模式。


专项养护


强化科研攻关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科研创新是推动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技术中心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桥梁管养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如桥梁缆索防火、混凝土性能提升、智能监测检测等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深度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累计开展近20项科研课题。截至目前,已取得87项知识产权成果,并参与编制多项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及指导性技术文件。


图片

知识产权成果


其中,缆索抗火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于2024年12月荣获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研的缆索缠包带打破国外垄断,在相同造价下材料耐久性能提升至少一倍;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桥梁巡检机器人等技术产品也已逐步推广应用,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桥梁建设和养护水平,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潮流。


创新技术成果:高硅氧气凝胶毡在南沙大桥缆索防火性能提升上的应用(左图)、超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在博深高速伸缩缝维修上的应用(右图)


搭建多元平台 促进产业协同创新

为汇聚行业智慧,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技术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多维度创新平台,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普教育等领域多点开花,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桥梁建养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基于公路长大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湾区分中心“产学研用”平台,技术中心自2022年起连续四年举办湾区分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汇聚了行业顶尖专家,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为粤港澳大湾区桥梁建设养护提供战略指导。


图片

湾区分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


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推进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为交通行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推进桥梁结构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湾区联合实验室建设,为攻克重大科技难题、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2024年12月30日,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湾区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举办


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引领作用,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桥梁建养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升行业科普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未来,交通集团将持续深耕桥梁建养领域,不断强化技术中心作为交通创新“策源地”的核心作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模式优化和平台拓展,激发交通行业发展新动能,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交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打造交通创新策源地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 2026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交通安全设施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