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进行时:各省规划方案为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在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大浪潮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推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数据“负担”转化为数智“赋能”,全面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同时,第一批支持范围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省份推出方案,助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速。

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




此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决策部署,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明了今后3年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实施路径,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观念转变 
如何理解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深度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实现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制度重构的过程。

在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交通信息化已进入数字转型、智慧升级的重要时期。公路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交通运输产业不断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目标与手段共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提升的演进过程。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加强智慧公路共建共享,引导社会化技术创新和投融资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然而,目前交通运输数字化的数据基础依旧薄弱,应用协同性不强,不同方式和领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纵向的全国一体化协同较少,横向的综合应用尚未完成,缺乏完整充分的联动,安全保障水平和发展环境都有待改善,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要摆脱传统基建思维,改变以往依靠高投入推动基础设施通行能力提升的模式,通过数据赋能,以较小资金和资源投入撬动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安全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要数字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变革共同发力,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制度重构,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新形态;要强调基础设施质态的结构性改变,从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场景为牵引,推动跨界融合,打破产业边界,实现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制度机制协同创新,使我国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在融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后,具备新功能、呈现新形态,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大关键 
围绕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全面建设

高速公路是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以统一的数据中台为支撑,以智慧高速云控平台为载体,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边端一体化协同等技术。在满足高速公路建、管、养、运、服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同时,全面覆盖运行监测、主动交通管控、车路协同、收费稽核、资产管理、智能养护、智慧隧道、智慧服务区等细分业务场景。《通知》中提出三大关键词——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

第一,《通知》提出围绕公共服务升级,推动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加快干线通道主动管控和一张网服务新模式等成熟场景的规模化网络化应用,实现通行效率提升。凭借可计算路网,实现对路网拓扑结构及设备实施的全掌控,借助仿真平台,计算所关注路段随时间推移的细粒度路况变化。深度融合路况检测、服务指引、收费管理、应急救援、旅游融合及智能客服等功能,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出行生态体系。
第二,围绕行业管理提升,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是《通知》提出的实施内容之一。其中,推进运行监测预警平台、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数字化管养系统等建设成为关键。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底座建设,交通运输部明确要求“一套模型、一套数据”,其基础也需要将历史系统和新建系统深度融合起来。
第三,《通知》提出下一步要围绕协同创新发展,推动跨领域产业融合,其中实施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和标准规范成为工作重点。

协同推进 
各地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展

《通知》提出自2024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7月25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公示了第一批支持范围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名单,名单如下图所示。这些省市为了助力推进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印发行动实施方案,加深企业合作,为交通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江苏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联合组织编制的《江苏省“一轴一网两融合”大流量示范通道及网络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以“疏堵点、保畅通、强安全、优服务”为导向,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为重点,围绕“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机制创新”四个方面合力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2940公里国家公路和1746公里高等级航道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总投资约34.4亿元。

同时,与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在智慧扩容、自由流收费、路网云控平台、视频AI监测等方面的数字交通产品研发能力,加强成果推广应用,培育数字交通龙头企业,助力数字交通产业发展。

近期,江苏交控出台数字化转型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包括7个方面,16项重点,50项措施和60条标志性成果,推动全系统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落地见效。针对数字化转型现状,方案提出要注重顶层设计,围绕建设“数字交控”一个愿景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推进“六个一体化”构建“数字交控”主架构,聚焦“集团数字管控”“数字交通示范”“多元产业升级”三大路径深化产业数字化进程;聚力创新攻关,筑牢数字产业支持,率先搭建“云网边端”一体化数字新基建架构,加快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发展,有力夯实智慧高速转型发展的数字基石;坚持应用牵引,构建数字交通生态,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交通业务、企业治理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变革,同时,构建“转意识”“转文化”“转组织”“转方法”“转模式”五转机制,释放数字变革效能。

广东

8月12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智慧公路标准体系(2024版)》(以下简称《体系》)。《体系》遵循“统筹规划、协调衔接,需求引导、有效供给,创新驱动、协同推进,动态完善、强化实施”的编制原则,从基础通用、新型基础设施、软件系统、数据资源、智慧建设、智慧养护,智慧运管、智慧服务、相关标准9大板块构建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全面、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为全面系统地制修订全省智慧公路标准化文件提供指导。

8月19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财政厅召开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会,按照广东省“一轴两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要求,多方合力统筹推进,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任务。坚持系统观念,协同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运营;完善广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机制,形成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库,加强对所管辖项目的统筹指导和实施监督;细化方案任务分工和推进计划,建立台账清单,加强项目管理,健全绩效目标监测评价机制,做好动态跟踪、穿透监管;抓好投资管理,做好前期工作,强化要素支撑,构建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为交通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福建

福建省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入围中央试点,3年最高可获得中央补助10亿元。财政部下达首批奖补资金4亿元,用于启动相关工作。项目聚焦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数字化公路网”,按照“一轴贯通,三翼互联,全网协同,平急两用,两岸融合”总体布局,选取沈海高速全线、京台高速等“5条国高、两条省高、4条普通国道”,总里程2997公里,集中开展公路数字化转型示范通道及网络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场景应用,提升路网韧性,改善群众出行体验。

6月底,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成立福建省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机制,省交通运输厅将会同省财政厅具体负责《实施方案》的编制、申报、竞争性评审、绩效评价等工作,推进全面完成《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建设任务和绩效目标。福建省工信厅将指导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等应用试点工作,配合做好人工智能、物联网、协同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多样化场景应用。


上海

《上海市交通领域大规模设施设备更新专项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高速公路设施养护维修,对路面破损进行集中整治,通过修复和预养护工程,提升公路路面通行状况;持续推进高速公路三类桥梁和重点构件养护维修工作,确保桥梁通行安全;结合养护专项、养护工程、改扩建等工程,推动公路老旧设施集中报废更新,优化设施服务品质。对整治计划外道路设施,通过提高养护频率和质量检测要求,确保性能稳定,运行状态良好;结合重点养护工程推进结构健康监测系统、BIM模型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践行城市更新和韧性城市理念。

四川

8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到2027年,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带动设备投资总规模超200亿元,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先进、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交通设施设备体系。全面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施工和养护设备更新升级,推进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持续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重点路段、桥梁、隧道智慧感知和监测设施设备更新升级,推动路网智慧扩容、安全增效;提升公路水路安全应急设备和战备保障能力,提升交通运输重点车船安全监管能力,推动交通运输设备专业化、安全化升级。

湖北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专家咨询会,并邀请交通运输部、省财政厅、省数据局、省公安厅等专家组成专家组。《方案》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开展了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等方面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布局。

河南

河南省“一轴一廊”十字大通道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通道及网络入选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首批示范区。根据规划“一轴一廊”共涉及6条路径,主轴涉及京津冀—粤港澳两条路径,南北纵贯河南,其中路径1从北京经雄安、商丘等至香港(澳门),路径2从北京经郑州等到达深圳;一廊为大陆桥走廊,具体涉及两条路径分别途经郑州和南阳、一条支线经过平顶山和洛阳。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相关企业单位围绕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推进公路水路等领域创新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制度重构,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行业管理效能和产业协同创新水平。

版权所有 © 2026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交通安全设施展览会